精油,英文為Essential oil,Essential是”精華的”意思
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重要的成分,用來幫助植物抵抗外來微生物
細菌/黴菌…..等侵擾、也可以幫助植、授粉繁衍,修護傷口
競爭生存能力(抑制其他植物發芽、呼吸)
簡言之是植物維持生命力的化學物質
這些成分被儲存在植物的花、果、根、莖、葉內或表皮等細線囊中
從這些部位取得的成分,多半是碳氫氧(或碳氫)化合物
像是烯、醇、酮、氧化物、酚醚、醛、酯…..等物質,和稱為精油
跟我們平常認知油滋滋的植物油、礦物油,結構都不同
這些物質大多具有高度揮發特性,分子細小,與生俱來有不同的功能
像是花朵主要是傳宗接代的部位
所以會有吸引人的香氣
樹脂分泌出來是為了修護自身的傷口
在人的身上也適用,像是乳香、沒藥都是樹脂,對傷口的修護非常有效。
精油的取得方式可分為冷壓、蒸餾、CO2超臨界萃取法
溶劑萃取….等,同一種部位,採用不同的方式
得到的分子也會不同,例如萊姆用冷壓
產出的檸檬烯為右璇檸檬烯,且會帶出夫喃香豆素,具有光敏、光毒作用
但用水蒸餾產出的檸檬烯為左旋檸檬烯,且較不具光敏物質
另外不同的部位也適合不同的方式,像是嬌嫩的花朵
想保留本身的香氣多半會用溶劑萃取或是CO2,一般而言
蒸餾比較不能萃取出大分子的成分,原精、超臨界萃取的方式可以
PS:其中”溶劑萃取法”,會殘留少量的有機溶劑,萃取出來的物質
我們稱為原精(absolute),不稱為精油。
目前最普遍以蒸餾的方式取得精油,這裡介紹幾個基本款
蒸餾萃取法:
將植物放置入大型鍋爐裡
下方加熱讓水蒸氣打破植物存放精油的腺囊
隨著蒸氣到冷凝管,再到收集器,在靜置分層後
會分出精油與純露,精油一定在上層嗎?這也未必
有些比重高還是會下沉,一般來說精油都會上浮
在上層取油,下層取露,這時的水已經不是原本的水蒸氣了
而是與植物裡親水性的成分結合,成為有機酸
這些有機酸很厲害,有著自己的特殊功能
但一般來說,消炎、修護、抗菌都是基本款
純露裡也還有微量的精油,有些兩性物質(親油也親水)
像是皂甙,也可能攜帶精油容於純露裡。
這過程中會伴隨熱氣與水蒸氣的作用,有些物質會進行一些化學反應
像是薰衣草的沉香醇遇到酸,部分會有酯化反應,生成乙酸沉香酯
德國洋甘菊裡的母菊素,也會有脫氫反映,變成天藍烴(chamazulene)
所以CO2的德甘精油偏透明無色或淡黃,但是蒸餾的就會藍藍綠綠的
如果你的德甘寫著蒸餾但卻是透明的,那就要小心囉。
以下為蒸餾的示意圖
溶劑萃取法:
是將植物晾乾或是除溼後將它們泡製在乙烷和其他化學物質中
乙烷可以溶出親脂性的物質,後續進行分離,通常需要萃取大分子
或是保留香氣的植物,會採用溶劑萃取,像是玫瑰、茉莉等珍貴花材
CO2超臨界萃取:
將植物塞入鐵桶內,將CO2打入鐵桶,利用CO2在半液態半氣態的狀態下逼出精油
水分會隨氣體離開,剩下精油成分,氣體會被再回收利用
通常可以得到的分子元素相對完整,在這過程中
不像蒸餾,沒有熱能與水的作用,相對不會有熱影響、或氧化的過程與產物。
冷壓萃取法
通常是給柑橘類用的,因為果皮用壓的就能有精油釋出
這要怎麼壓呢? 將完整的整顆柑橘投入機器中
由機器水洗、風乾 將泥土灰塵、蟲卵去除
再進入壓榨桶內,整顆壓榨,得到精油、果汁、蠟質…
最後再進行分離,排除親水性的果汁與雜質
可能會覺得,挖~~新鮮壓榨,應該會有滿滿維他命C
這個比較難,因為維他命C親水性較高
柑橘類精油幾乎都是疏水性的
所以維他命C比較難會在精油裡